儒忆春秋
作家三盅说:清茶一盅品甘苦,浊酒一盅话悲喜,薄粥一盅写春秋。一碗清茶,描绘着生活的甘苦;春秋一梦,亦是岁月人生。
人们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饮茶,而儒家更是以茶作为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重视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和谐心境。在春秋时期,人们开始将茶树枝条和芽叶一并放在水中烧煮,然后将茶汤作为日常品饮。但是这种茶叶“茶汤”味道苦涩,由此被称为“苦茶”。“苦茶”虽苦,但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却被孕育而生,也构成了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苦茶”经过千年的洗礼已变为如今的苦丁茶,一株小小的茶苗于光阴中变得愈加芳香醇厚,清冽宜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静观之态与四时万物沟通,以“静”来体会闲洁的茶性和高雅的神韵。共饮甘苦,同忆孔孟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