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茶艺课 从2017年秋季开始,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茶艺选修课。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的收获非常多。 一直到今年3月份,我们有近三个月时间都在为茶艺研究性学习课“现代人生活中如何泡茶用水”做准备。从确定课题、探究、拟定演讲稿、制作PPT到演练,我们与老师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最终定下以“古人泡茶用水研究”和“现代人泡茶用水研究”为两个子课题展开对“现代人生活中如何泡茶用水”的深入研究。经过查找文献、实地访查,在古人泡茶用水研究板块,我发现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古人的泡茶用水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总结:“水以清、轻、活、甘、洌为美”,“清”指的是水清澈无污垢,“轻”则是相对于重而言,此指软水,“活”是指活水,“甘”指甘甜,“洌”指清凉;“清、轻、活、甘、洌”是甄别泡茶好水的标准;水的软硬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参数;软水更适合于泡茶因为它含有更少的钙镁离子,茶多酚的溶解程度高;故古人崇尚用纯净清凉的天然软水来泡茶。通过调查问卷我还发现,现代生活中人们在泡茶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通过对200名师生的调查,发现只用自来水泡茶的人占72.35%,用其他水泡茶的人只占27.65%,绝大部分人并不注意泡茶用水,严重影响了茶汤的口感和营养。 汇报当天,茶艺教室里坐着30多位区级、市级专家。在开始前,我莫名的不紧张,这应该就是演练几十次的底气吧。到我了,我平静地走到屏幕前,接过老师手里的鼠标,淡定地站好,开始了我的汇报,这次汇报,一点磕巴都没有,看到专家与老师频频点头,更让我有了底气。一直以来的多次演练,让我对汇报内容烂熟于心,也让我从最开始的紧张的鼠标差点掉,一直到现在面对市区级专家毫不胆怯。 茶艺课,不光让我对茶叶知识与文化有了更深人的探究与了解,更使我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我更加自信。最难得的是,让我收获了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确定
|
编号 | 单元名称 | 主视频时长 | 完成度 | 成绩 | 备注 |
---|---|---|---|---|---|
1 | 注意事项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