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底反转就是“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图底反转图形因其言简意赅、虚实互换、相生共 用、适形造型等艺术特征而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图与底的关系是比较明确的,就像我们可以明示了一个极为广阔又魅力无穷的空间世界。 以“鲁宾杯”为例,人脸因其完整、闭合、向前凸起、扩张而被识别成“图”;与此同时, 作为“底”的杯子本应向后隐退、凹进,此时却因其同样的完整、 闭合与易识别性而不安于“底”的角色被推到图形的前景。人们看到的究竟是人或者是杯子,完全取决于观者的注意力是黑形还是自形,当注意力是黑形时,视觉就将其识别为水壶,反之为人脸的侧影。“图”与“底”相互依存与相互转换,这就是典型的 “图底反转”现象。
图底反转在绘画作品中的使用的视觉惯性,它的使用拓展了图形创意设计的领域,让我们看到在早期绘画作品中,以写实作品为主导,那时代表事物的图了图底的无穷妙用空间。在很多人的视觉中,底往往容易被忽视,不去注重背景的作用,没有把图与图之间的间隔区域看成整看上去明确、有特定的结构,图底的关系比较明确}随着后现代主义绘画的兴起,画家开始尝试各种现代风格,图底反转这种独 个图形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画家故意不明确交代图和间隔区域本身也应该成形,在这一点上,中国画讲究的“计白当 底的关系,让。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 黑”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图与底的巧妙运用,一种形态能传达出 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两种信息,刨造出的全新视觉形象能强烈地吸引观者的视线,达 西班牙画家达利就在自己的油画中大量使用了图底反转。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精彩知识: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3%E9%9D%A2%E6%AD%A3%E8%B4%9F%E5%BD%A2/3191102
×
确定
|
编号 | 单元名称 | 主视频时长 | 完成度 | 成绩 | 备注 |
---|---|---|---|---|---|
1 | 第一章 形态构成概述 | 90% | |||
2 | 第二章 平面形态要素 | 90% | |||
3 | 第三章 平面形态塑造 | 90% | |||
4 | 第四章 平面形态构成形式 | 90% | |||
5 | 第五章 认识色彩 | 90% | |||
6 | 第六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 90% | |||
7 | 第七章 色彩与心理 | 90% | |||
8 | 第八章 立体形态构成要素 | 90% | |||
9 | 第九章 面材构成 | 90% | |||
10 | 第十章 线材构成 | 90% | |||
11 | 第十一章 块材构成 |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