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发布人:qq20180716112028974 发布时间: 2018-12-12 14:16:28 浏览量:962
一、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1898年6月17日-1972年3月27日),荷兰版画家,因其绘画中的数学性而闻名。
主要创作方式包括木板、铜板、石板、素描。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分形、对称、密铺平面、双曲几何和多面体等数学概念的形象表达,他的创作领域还包括早期的风景画、不可能物件、球面镜。
埃舍尔的作品总能给人以逻辑性、空间性很强的感觉。他的一些代表性版画作品虽然看似构图简单,实际上他的每一个作品都经得起数学上的严格构图。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构图、逻辑上的乐趣。
二、埃舍尔作品的浅析
1.埃舍尔在作品中渐变的体现
如比较有代表性的《水与天》。初看似乎就是一只具象的鱼渐变到一只具象的鸟,但是仔细探究后发现其中隐含着鱼鸟图底契合形的设计过程,以及图形从抽象到具象、具象到抽象的巧妙结合的规律。即水中具象的鱼为图逐渐向上渐变为抽象的底图天空,而水中的鱼的抽象底图部分则逐渐渐变为天上具象的飞鸟。并且具象完整的鱼和鸟的渐变体现在Y轴上并不是X轴上,所有X轴上的鱼和鸟都是一样的,Y轴上契合形的逐渐变化促成画面图底关系的逐渐分离。
2.埃舍尔作品中矛盾空间的应用
埃舍尔代表性作品:《瀑布》,都有矛盾空间的运用。以《瀑布》为例,这是埃舍尔最为非凡的又不可能实现的建筑作品。其实循环瀑布是画上的假象,是一种视觉欺骗。从画上看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却是不可能的。从某个角度来看是合理的,环绕一周就发现是不连续的,不合理的。如果让摄像机环场一周,就看到破绽了。当然,在拍摄视频的时候,还应用了其他的视觉欺骗技术。
3.埃舍尔作品中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
埃舍尔作品中经常出现由二维平面转换成三维立体。比如《画手》,就是一种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转换的一种体现,其实也可以划分为矛盾空间的一种。一只手正在描绘另一只快要画完的手。而被画得这一只手也在纸上描画那一只手。
人们发现,埃舍尔30年前作品中的视觉模拟和今天的虚拟三维视像与数字方法是如此相像,而他的各种图像美学也几乎是今天电脑图像视觉的翻版,充满电子时代和中世纪智性的混合气息。因此,有人说,埃舍尔的艺术是真正超越时代,深入自我理性的现代艺术。 也有人把他称为三维空间图画的鼻祖。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精彩知识: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E%AB%E9%87%8C%E8%8C%A8%C2%B7%E7%A7%91%E5%86%85%E5%88%A9%E6%96%AF%C2%B7%E5%9F%83%E8%88%8D%E5%B0%94
|